华严经结缘网
标题

净土法门法师:如何面对感应?

来源:华严经结缘网作者:时间:2023-05-24 21:05:50
净土法门法师:如何面对感应? 问:当别人心情不好,或身体哪个地方有疼痛,弟子都能感应到,而且会受其影响。 净空法师答:这个可以说是相当的敏感,别人心情不好会影响他,他会感应到;别人身体有疼痛,他
净土法门法师:如何面对感应?

问:当别人心情不好,或身体哪个地方有疼痛,弟子都能感应到,而且会受其影响。

净空法师答:这个可以说是相当的敏感,别人心情不好会影响他,他会感应到;别人身体有疼痛,他也会感应到。

问:为什么能感应到别人这种的波动?

净空法师答:我们用科学家的说法,他的感应非常的灵敏。

我们一般人感应很迟钝,所以别人心情好不好,哪个地方疼痛,我们感觉不到,那就是说我们很迟钝,他很灵敏。这是现代科学,一定会给你这种讲法。在佛法里面讲,是各人有各人的缘分。我相信你这种感应不会是很普遍的,不能说每个人心情不好你都会感染,那你永远没有好心情的时候;每个人疼痛你都感觉到疼痛,那你也没好日子过了,是不是?在我们想象当中,一定是某些人,不是全体,是某些人。那某些人,在佛法讲是因果关系,他跟你有这个缘分。譬如在中国古人所讲的"母子连心",母亲跟儿女感应特别明显,特别是做母亲的。因为母亲念念关怀儿女,儿女不见得想母亲,母亲的敏感决定是超过子女。这就是特别的一种原因,跟你有缘的才会有这种感应,现在人讲的是波动现象,这是一种感应。

问:怎么做才不受影响?

净空法师答:这个问得重要,怎样做才不受影响?你的心要清净,有这种影响的时候,你不要去理会,不要在意。常常想着,那个感应就很明显,你把它忘掉,纵然有这个现象现前,不去理会它。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,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诵经、念佛、拜佛,这是最好的,就是不要去想它,逐渐这种现象就会少了。在早年我遇到有位同修,他学佛也很认真,他参禅。每天晚上他都打坐,时间长了之后,定中境界现前。现的什么境界?他能看到饿鬼道,他能看到阎罗王,十殿阎王他都见过。
有时候在定中,他自己完全不知道,有很多奇怪的动作,就像什么特异功能一样。跳舞、打拳,拳术非常柔软,但是他也没有学过,也没练过,居然那么熟悉,家里人都害怕。以后遇到我,他把这些情形告诉我,他说打坐的时候会有这些现象发生,自己不能控制自己。这是什么?这是灵鬼操纵了他的身体,他自己不知道。我就告诉他,我说你以后可以改念佛,不要打坐,打坐也念佛,也念阿弥陀佛。念佛当然最殊胜的方法是绕佛,就是我们一般讲散步,佛法里面叫经行,绕佛、念佛,这个方法最好。他就改了,改了之后大概差不多有七、八个月,这个现象就没有了。用这些方法会有效,跟鬼神、别人这些感应远离,不要去想它,不要去注意。

问:每次发生事情之前,弟子都会觉得惶恐不安。直到事情已经发生,才知道自己的惶恐是感应到还没有发生的事情。应如何才能不受干扰?

净空法师答:我刚才所讲的你能够记住,就会远离干扰。每天念佛、诵经,或者是听经、拜佛,把注意力在这上集中。大凡一般人会遇到这些状况,你仔细去观察,像灵鬼附身,都是精神涣散,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,那个灵媒才会找到他。一个人精神意志集中,灵鬼不会找上身;找上身,我们讲心思散乱。所以你应当把你的精神意志集中,集中就不会有这个事情。集中在佛号上可以,集中在念佛、集中在读经、集中在拜佛,都可以,都是方法。
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如何放生刺猬 如何放生刺猬

  今天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与放生刺猬有关的事...

如何快速鉴别野生鱼和人工 如何快速鉴别野生鱼和人工

日常生活中,在农贸市场或路边,我们经常会遇到一...

如何戒除邪YIN 如何戒除邪YIN

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先说一些题外的话。首先是忏悔,...

如何放生刺猬,需要注意什 如何放生刺猬,需要注意什

今天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与放生刺猬有关的事情,...

如何才算有智慧的放生? 如何才算有智慧的放生?

如何才算有智慧的放生?06:37耳闻梵音清流,眼观禅...

最新文章
忙忙如丧家之狗,急急如漏 忙忙如丧家之狗,急急如漏

忙忙如丧家之狗,急急如漏网之鱼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, 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,

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,形劳而不倦,气从以顺,...

志以淡泊明,而节从肥甘丧 志以淡泊明,而节从肥甘丧

志以淡泊明,而节从肥甘丧矣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...

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 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

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志忍私,然后能公;行忍情 志忍私,然后能公;行忍情

志忍私,然后能公;行忍情性,然后能修...

志有所存,顾不见泰山;思 志有所存,顾不见泰山;思

志有所存,顾不见泰山;思有所至,有身不暇徇也。...

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,道乖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,道乖

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,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。古诗原...

忧先于事,故能无忧;事至 忧先于事,故能无忧;事至

忧先于事,故能无忧;事至而忧,无救于事。...

友情链接

手机版 网站地图